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指向科学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师支持行为研究 |
课题类别 |
苏州市级规划课题 |
立项编号 |
2024/LX/02/192/03 |
出席对象 |
课题组老师 |
地点 |
二楼会议室 |
时间 |
2025年9月17日 |
研究主题 |
开发教师支持工具箱 |
所要解决问题 |
按“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三类整理策略(如“模型建构工具箱”包含实物模型、示意图绘制指导步骤)。 |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案例研究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一、文献学习梳理 文献学习《用模型建构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模型建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研讨:围绕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师支持策略。 1.模型建构方面 低段:实物关联模型、空间方位模型 中段:复杂事物分析模型、科学现象模拟模型 高段:系统拆解模型、抽象表达模型 2.推理论证方面 低段:分类工具、证据收集工具 中段:空间转换工具、实验设计工具 高段:数据处理工具、推理工具 3.创新思维方面 低段:功能突破工具、创意制作工具 中段:多元思维工具、设计评估工具 高段:思维突破工具、实践验证工具 三、梳理各支持目标下具体实施策略的制定 1. 分析各年级科学单元内容,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2. 关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针对性进行分析。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
物化成果 |
教师支持行为工具箱 |
通讯及签到:
基于工具开发研讨科学思维培养策略
为持续推进苏州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课题《指向科学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师支持行为研究》的实践探索,构建适配小学各学段的教师支持策略体系,2025 年 9 月 17 日,课题组在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三楼心理教室举行专题研讨活动。课题组主持人王力苑及全体核心成员以“开发教师支持工具箱”为核心议题,深入探讨科学思维培养的具象化支持路径。
活动由王力苑老师主持,文献学习环节率先展开。课题组集体研读了用模型建构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模型建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两篇核心文献,重点梳理了 “思维培养阶梯性”“工具支持具象化” 等关键理念。方一帆老师结合文献内容提出,小学科学思维发展具有明显的学段差异,教师支持工具需兼顾直观性与逻辑性,既要贴合低段学生具象认知特点,也要满足高段学生抽象思维发展需求。
在核心研讨环节,王力苑老师汇报了“教师支持行为工具箱” 初稿框架,明确以 “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 为三大核心维度,按低段、中段、高段分层设计具体工具与指导策略。模型建构工具箱涵盖低段的实物关联、空间方位模型,中段的复杂事物分析、科学现象模拟模型,以及高段的系统拆解、抽象表达模型,配套从实物观察到抽象提炼的阶梯式指导步骤;推理论证工具箱包含低段分类与证据收集工具、中段空间转换与实验设计工具、高段数据处理与推理工具,同步明确各学段推理逻辑的培养重点;创新思维工具箱则围绕低段功能突破、中段多元思维、高段思维突破设计工具包,搭配创意生成与实践验证的操作路径。
与会教师结合教学实例展开热烈讨论。以中段 《电路》单元为例,建议在科学现象模拟模型中补充“故障排查指引卡”,增强工具的实操性。大家一致认为,工具箱的学段梯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需进一步强化工具与课程内容、学生已有经验的适配性。
会议最后,王力苑老师进行总结。她强调,课题组将吸纳教师建议,完善工具箱的细节设计,补充“工具使用评价量表”,明确各工具的适用情境与效果评估标准。下一阶段,课题组将选取不同学段班级开展实证应用,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反馈优化工具策略,推动教师支持行为的精准落地。
本次研讨活动以工具开发为抓手,搭建了思维培养策略具象化的实践框架。课题组将持续以文献为理论支撑,以课堂实践为检验载体,不断完善教师支持体系,助力小学科学思维品质培养从“理念”走向“实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