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管理 > 在研:苏州规划 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指向科学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师支持行为研究》 > 研讨活动 > 正文

6月课题活动

作者:王力苑、方一帆 时间:2025-06-1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指向科学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师支持行为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市级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2024/LX/02/192/03

出席对象

课题组老师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时间

2025611

研究主题

开发段《科学思维品质发展目标表》

所要解决问题

强调模型初步建构(如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证据收集(如记录实验数据)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案例研究

 

 

 

 

 

 

一、文献学习梳理

文献学习《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科学高年级段情境教学分析》《小学科学高年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二、研讨:年级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发展?

1.模型建构方面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简化提炼,构建体现核心要素与作用机制的科学模型能力。

2.推理论证方面

培养学生依据观察、实验数据及已有知识,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逻辑方法,展开严谨的推理论证的能力。

3.创新思维方面

培养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定式,结合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对科学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独特的解释视角的能力。

三、梳理各主目标下具体实施目标的制定

1. 分析各年级科学单元内容,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2. 关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针对性进行分析。

 

 

 

 

物化成果

科学思维品质发展目标表(段)

通讯及签到:

聚焦高段目标 进阶思维培养

为进一步推进苏州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课题《指向科学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师支持行为研究》的深入开展,细化高年级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发展目标,2025 年 6 月 11 日,课题组在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二楼会议室举行专题研讨活动。课题组主持人王力苑及全体核心成员参与本次活动,共同探讨高年级科学思维品质培养的阶段性目标与实践路径。

活动由课题组主持人王力苑老师主持,围绕 “高段科学思维品质发展目标表” 的制定展开。首先,课题组集体学习了文献《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科学高年级段情境教学分析》《小学科学高年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重点梳理了高年级思维培养的核心策略,如“大单元情境建模”“逻辑推理方法整合”“跨学科创新应用”等。方一帆老师指出,文献中强调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跨学科知识迁移”与课题研究目标高度契合,应结合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将高阶思维要素融入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和创新思维目标设计中。

随后,课题组针对《科学思维品质发展目标表(高段)》展开深度研讨。王力苑老师汇报了目标表初稿,提出从“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三个维度细化具体要求:

1模型建构:引导学生抽象概括、简化提炼,构建体现核心要素与作用机制的科学模型,如通过模拟地球公转模型理解四季成因;

2推理论证:培养学生依据观察、实验数据及已有知识,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逻辑方法展开严谨论证的能力,如通过对比实验数据推导导体导电规律;

3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定式,结合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提出新颖的科学问题解决方案,如设计融合数学与工程学的节能装置方案。

与会教师结合高年级教学实例展开讨论。课题组核心教师充分肯定目标表的科学性和梯度性,同时建议进一步结合文献中“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在目标表中补充“跨学科项目式任务”评价指标,例如要求学生用“问题建模 — 逻辑推理 — 创新验证”的框架完成综合性科学任务。

活动最后,王力苑老师总结强调,课题组将依据专家建议,完善目标表的层级划分,增加“思维策略可视化”评估维度,并计划在下一阶段开展课堂实证研究,通过《科学思维品质进阶评价表》跟踪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轨迹。

本次研讨活动聚焦高段目标的科学性与实操性,为课题的纵深推进奠定了扎实基础。课题组将继续以文献为支撑,以实践为导向,推动科学思维品质培养在高年级课堂的精准落地,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高阶发展。

 

下一篇:5月课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