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本学期工作计划 (二)交流学生寒假数学特色作业 一年级:数学实验——数学学具我制作 寒假期间孩子们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设计、选材、裁剪、粘贴……,通过多种方式制作了精美的学具。各种立体几何学具、加减法转盘、乘法口诀练习板、自制的天平、漂亮的钟面……在制作数学学具中,学生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收获了快乐。 二年级:数学阅读——数学绘本我来读 当数学和绘本相遇,让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数学似乎化身为可爱的春姑娘,如缕缕春风般陪伴在孩子们左右。在阅读空间中打开一扇数学之窗,跳出课本品读数学。 三年级: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我来做 同学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动手实验探索出了许多数学奥秘。“你会玩井字游戏吗?”“一片树叶的周长是多少?”“怎么画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不仅体验到了动手实验的快乐,也提升了自己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数学阅读——数学小报我来画 孩子们借助画笔把充满创意的数学知识与丰富的场景结合,通过“绘本+书写”的形式,以笔为船,以线为舵,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和真挚的童心把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满满地藏在图文里。 五年级:数学实验——数学知识我来探 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多样的方法展示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探索图形中的规律、研究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六年级:数学阅读——数学绘本我制作 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数学绘本我制作》活动,以学生创作数学绘本为基本载体,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 (三)交流学生寒假读书心得 张艳萍老师:创跨学科主题学习 促核心素养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读后感 一、著作结构清晰,撰写形势新颖。 在每一讲之前,都有一张思维导图,将本讲的主要观点和分论点清晰明了地呈现给读者,再进行充分地阐述,最后,还设有“本讲小结”和“思考题”,帮助读者理清核心内容。这样的撰写形势特别适合一线教师,带着全局观去阅读,结构性强,更能完整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义。 二、内容与时俱进,指导价值深远。 本书中内容非常具有时代性,是新课程标准下实践的产物,于一线教师而言,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三、链接自我教学,反思与改进。 阅读后链接平时的数学教学,应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辨去创新。此外,更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结合数学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课程,开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真实有意义的问题。 许婷老师:跨学科主题学习《制定1分钟跳绳标准》教学反刍与改进 反刍:聚焦单元整体,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基于学生的基础、经验和兴趣开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学习,设计学习任务时必须考虑学生在知识和方法方面的已有基础和在跨学科学习中可能会有的进阶发展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学习障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索兴趣等。”也就是说,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的设计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展。 改进:唤醒知识本质,促进任务有效开展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学习兴趣的同时,数学学习知识是不可丢弃的一部分,为什么会在“百分数”单元开展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也需值得深思。 反刍:基于生活实际,互相质疑改进“标准”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它也是一个对比新旧知识,寻求一定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的回顾与反思的过程,力求从回顾反思中得到新的启发、灵感,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也是促进学生开展深层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进:知识立足于学科,学习评价高于学科 “跨学科主题学习比学科教学更强调评价内容在价值上的综合性、认识上的实践性和学生发展的进阶性。”也就是说要立足于学科,更要高于学科。《制定1分钟标准》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合了体育、数学等,对于学生学习评价,不仅局限于学科上的突破与整合,“标准”的背后,更是制定团队的严谨与科学的见证。 段孝宇老师: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学阅读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数学阅读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性、有效性等。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下数学阅读课的实施策略和课堂教学基本路径,以期促进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 1.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2.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1)数学语言的运用 (2)数学思维的培养 (3)数学文化的传承 二、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价值诉求 1.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能为”指向 (1)数学阅读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需要 (2)数学阅读是改变教学生态的需要 (3)数学阅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2.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可为”之道 (1)以生为本,适时适量 (2)注重衔接,合作探究 (3)与时俱进,交叉融合 三、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概念拓展类数学阅读课的实施策略 2.活动探究类数学阅读课的实施策略 3.数学文化类数学阅读课的实施策略 王丹老师:开放而真实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有感 利用寒假时间,我阅读了郭华教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一书,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新的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魅力。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详细介绍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包括主题选择、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估反馈、教研活动和学校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对于一线教师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 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学科但又超越学科,立足于某一学科的核心内容,但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跨界,跨越不同学科的边界,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2.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要点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其实施应体现开放性和真实性。开放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多元表达,真实性则强调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两者结合,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由探索,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和应用。 黄晓蓉老师:《跨学科主题学习》读后感 所有学科有两大共同目标,其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学科融合对于义务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国际课程的发展趋势,提倡把跨学科内容、历史文化内容融入学科课程。 1.我的解读——是什么? 素养视角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征:第一,有真实生活场景。第二,问题导向:指向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用高阶学习来驱动低阶学习。第三,综合性:指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第四,实践性:有持续的探究与实践。第五,团队合作: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的迁移。第六,作品或解决方案:有凝结核心知识的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的公开成果。 2.我的感悟——怎么做? 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探索,提出六步设计框架:第一,确定核心知识,形成本质问题。第二,转化为驱动型问题。第三,设计高阶认知策略。第四,确认主要的学习实践。第五,明确最终成果形式和公开方式。第六,设计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时、分、秒”单元数学为例。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何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建立时间概念?教师遵从数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将计时工具、时间单位单位的发展演变与单元内容加以整合,一方面引导学生以历史的、宏观的视角,了解人类对时间的刻画从笼统、模糊到精确、精准的发展历程,感受时间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以计时工具为切人点,引导学生回归数学的历史长河,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与创造,感受其中蕴含的非凡智慧,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例如,用项目式学习的要素形成合理的春游、校庆、营养午餐等课外活动。 王煜桦老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思、行 ——《跨学科主题学习 是什么? 怎么做?》读后感 作者郭华 等基于现阶段的时代性特点向读者介绍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育优势,阐述了未来学生发展所需培养的素养,并以此延展出的跨学科学习体系。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师的意义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发展的立场,重新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做到以本学科为基地,主动跨界、自觉育人。从综合育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强化学科间的联合,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面对真实情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机会,以便他们形成对事物、对世界的整全认识,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加深对本学科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对学生的意义 1.赋予了社会生活的意义 2.拓宽了知识整合的途径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 1.查阅资料,筛选课程内容 2.交流研讨,确定课程内容 3.确定课例,制定学习目标 4.执教课例,开展教学实践 5.总结评价,反思促进提升 笔者将继续探索,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过程,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陆晓蕾老师:《跨学科主题学习》读后感 读完《跨学科主题学习》此书后,笔者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绝不是将两门或更多门的学科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强调的是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的整合,要明确“目标点”(Aim),找准“联结点”(Relation),建立“实践点”(Practice)。 一、跨而有“的”,明确“目标点”(Aim) 跨学科教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确定合理、适宜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是跨学科主题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跨而有“联”,找准“联结点”(Relation)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分科学习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更加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需围绕主题,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更要求在各学科之间构建起知识与方法的“桥梁”。 三、跨而有“为”,建立“实践点”(Practice) 跨学科主题学习如果单纯停留在理论层面,那将毫无意义。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需要关注跨而有“为”,建立“实践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掌握数学知识。 跨学科主题学习应重视目标设定、知识联结与实践操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探究实施跨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明确“目标点”,找准“联结点”,建立“实践点”,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品质。 金子寅老师:跨学科主题学习下的思考——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有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阅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一文后,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义务教育要以高质量为抓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跨学科主题学习,顾名思义,是基于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文章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确学习主题。 第二,要整合多学科知识。 第三,要注重实践操作。 第四,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最后,要加强评价与反馈。 总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和实施方法。同时,我也将积极推广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