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管理 > 在研:省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朱棣文形象引领的故事学习行动研究》 > 学习资料 > 正文

2025年2月理论学习资料:多种学科利用故事学习的具体路径(二)

作者: 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界定

数学史指的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精神等。其具体内涵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数学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历史性;二是数学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三是数学精神,体现了数学史的教育性。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以数学史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将数学发展的辉煌成就、数学家传记、趣事逸闻等资料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         实践操作

浸润数学史,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浸润数学史,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路径。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和神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国内外各种各样的钟表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尽管钟表的外形、大小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的钟表都有时针、分针等构成要素,由此对钟表的构成有了初步的印象和理解。教学中,教师以多媒体的形式,通过展示一些生动活泼的数学史料和图片,激发了学生认识钟表的兴趣,为枯燥单调的数学课堂加入了一些趣味,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浸润数学史,厘清数学知识发展脉络

数学史蕴含了数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是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体现。在数学课堂中浸润数学史,展开对数学知识的追根溯源,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真实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数学知识发展的基本脉络,由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加欣赏数学、喜欢数学。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引导学生追溯了人们认识圆周率的发展历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人们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使学生厘清了圆周率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学生对圆周率的整体性认识,为单调乏味的数学课添加了一些“文化味”。

浸润数学史,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精神和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在数学学习中“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史既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是数学思想方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教师可通过挖掘数学史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有目的地将其渗透于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深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其实,我国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提出了“圆出于方”的观点,为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了思路,教学中,教师以“圆出于方”的观点为指导,引导学生把圆类比成正多边形,先推导出正偶数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用类比的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圆出于方”这一思想的精髓,加深了对圆的本质的理解。

浸润数学史,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并非纯粹的理性认知过程,而是一种有温度的情感、文化认知过程。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底蕴,对数字的认知才不会偏离航道。数学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困难和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困难和问题作为素材引入课堂进行情境再现,让学生体验到历史上数学家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与探究热情,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数学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数学史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文化品质,在课堂中适当地融入与数学主体相关的数学史料,通过展示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呈现数学家探索真理的过程,让数学史发挥“师者”的作用,让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获得知识源泉,汲取精神营养。

应用优势】把数学史纳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在小学数学新课改中恰到好处地渗透数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注意力;可以更广地洞开学生的多重视域,引领学生在一个更为活泛与宽广的领域内与数学文化对话,与现实文化对话,与数学的本质思想对话,感受数学的多元文化.从数学教材、探究学习、思想方法等方面谈谈如何把数学史恰到好处地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彰显数学文化品性.

应用不足

数学史教学的经历调查。23.64%的教师在教学中从未涉及过数学史内容,12.93%的教师在教学中曾经涉及过教学内容,但是次数较少。63.54%的教师曾经在某些知识点的教学中以数学史为基础,从而进行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12.73%的教师能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史料,较好地把数学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数学史引入课堂教学的形式调查。18.18% 的教师曾经利用数学史小故事来引入相关课程。25.45% 的教师将数学史的学习放到课堂以外的时间,主要形式是学生自行阅读。32.73% 的教师会在教学中穿插数学史的内容。只有 14.27% 的教师能不拘泥于教材,跳出课本,通过多种途径去挖掘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知识。

83.64% 的教师认为目前教师对数学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81.82% 的教师认

为自己在数学史方面的知识匮乏。43.64%的教师认为目前教学任务较重,引入数学

史到课堂会占用正常教学的时间。还有43.64% 的教师认为数学史的知识纷繁复杂,手头又缺乏指导性的材料,内容不易处理。数学史是主要研究数学发展的一门学科,在研究内容上和数学教材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如何实现数学史料与教学材料之间的整合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借鉴之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有效渗透,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在恰当的时机渗透数学史,同时也要注重渗透的方法,注重学生的接受性,在数学史的辅助下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