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玉华:三文治故事教学法
【概念界定】
三文治故事教学法是由厦门大学纪玉华教授1997年研发的一种以母语夹着外语的方式通过讲故事教外语的方法。在国外,该教学法并无固定名称,有人称其为“混合语文”教学法;有人称其为“双语”教学法;也有人称其为“符号变换”或“双语编织”教学法。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正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并尝试将该法运用于教学中。
【理论依据】
自90年代初,纪玉华教授开始通过这种方法在我国进行儿童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收得了满意的效果。1998年,三文治故事教学法VCD教材问世。该教学法在我因目前主要应用在儿童英语教学中,教材编写思路是:“词语在句子中,句子在故事中,故事在兴趣中,兴趣在理解中。”只要在儿童的兴趣范围内挑选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调动起来:只要把故事文字、语篇改写得难易适度,使儿童听、读得懂,儿童的学习兴趣就定能保持下去。试想,再有趣的故事,如果用儿童听不懂的语言来讲,那么孩子们必然是丈二和尚换不着头脑,如何谈得上兴趣。
【理论基础】
从60年代开始,美国密执根大学人类学和话言学教授RobinwBuring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法语阅读教学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些想尽快学会法语阅读的大学生,实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摆的事实有以下几条:(1)外语教学目标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听,说,读,写都要学,有的则只想学会听和说,而有的则只想学会阅读,所以对不同的外语教学法不可概而论,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就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有的方法虽然口语教学效果不在,但却有极好的阅读教学效果,(2)不同语言之间可以在语法、词汇或语音层面上进行借替(borrosing)、如缅甸语属于藏缅语系。
【模式价值】
三文治故事教学法是种过渡性的方法,它像座桥梁,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安全到达彼岸,而不必千辛万苦涉水或游泳过河。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国内外都有一个共同的起因,那就是外语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初学者外语低水平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听、读材料的可懂度太低(即难度太高),或可读性(即趣味性太低,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内在动机。这种风险,特别是在儿童教育工作中,是冒不起的。所以设计和建造“三文治桥梁”,对我国儿童外语教育事业来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
【模式特征】
与Burling的目的语项目编排顺序不同的是,纪玉华三文治故事法首先教名词.形容词,动词(在三文治双语阶段贝教动词原形.现在分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等,然后教介词、代词、副词.冠词等,最后才教时态(只教一般现在时、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但无明确的语法讲解),语态、语气等,每个故事中的新词语平均是7-8个。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儿童只学习英语听说,待过了汉语拼音关,从二年级起开始学习认读和拼读,从三年级起以听、说带动读、写.详,学生掌握了600-700个单词以后,进入全英语故事教学阶段,至此,三文治故事教学法的使命就结束了。此后,教材仍以故事为主体,强调听、说、读、写、译并进,增加提高语音.语法和词汇意识的练习项目,逐步讲解英语的各种时态、语态、语气以及动词形式变化规则等。
【基本原则】
世界上没有抽象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教学法”,外语教学工作者应该知晓各种方法的产生背景、使用条件及其局限性,“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按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可操作性和教学效果俱佳的方法,拿三文治故事教学法来说,它既体现了理解法的基本思想,又体现了情感法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交际法的交际原则。对儿童来说。听、读或谈论故事是产生和补足信息差的最自然的手段):当然,它还借鉴了翻译法重视使用母语的做法。事实证明,外语教学不同于第二语言教学,摆脱母语是不现实的。即使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摆脱母语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说,三文治故事教学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外语教学法。
【关键要素】
儿童厌学是有原因的:课文没有内容怎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儿童爱听,爱读的故事又怎么能原汁原味"地教给他们?于是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同时满足外语教学和儿童兴趣的需要。实验班的学生个个都喜欢上英语课,喜欢课后讲英语,大多数孩子都以能多讲英语为荣。
【借鉴之处】
人们有意无意地使用这种方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然而,作为正式的外语教学法,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只足在60年代末才亮相的。随着世纪末人们对百年来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摆脱母语教外语是不现实的,母语在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三文治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专门为初学者设计的过渡性方法,有其科学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