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管理 > 在研:省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朱棣文形象引领的故事学习行动研究》 > 学习资料 > 正文

2023年4月理论学习资料:古今故事学习的经典案例(二)

作者: 时间:2023-04-03 点击数:

美国R.C.斯坎:故事中心课程

【概念界定】

故事中心课程是指遵循做中学的核心思想, 从学生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故事”出发, 用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故事”的教学过程, 并且通过完成上一个“故事”来推动下一个“故事”发展为循环的生成性教学形态, 在此过程中使之学习如何完成任务的核心技能, 完美地再现了真实世界的工作情景, 是对独白式教学方式的彻底性颠覆。

【操作内容】

R.C.斯坎克提出了“故事中心课程,”提出课程设计应以学生日后工作可能面临的“故事”为中心,应始于“故事,”为了“故事,”而不是以管理者确定的目标为中心。SCC的理念是:“学生生活在故事中”。具体来说,SCC主张学生进行可能的职业定向,将职业定向相同的学生分到一组。管理者注重考察正在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根据这些任务确定此组学生每学年的“故事,”并根据学年“故事”确定每个学期的目标、任务及需要开设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授课、讲座、考试,而是在管理者为其创设的类似于真实工作场所的模拟情境中,像工作人员一样,通过自主学习课程来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完成整个“故事”。这个过程实行“做中学,”学生的学习是与“故事”相联系的,是生活于“故事”中且为了“故事”的。

【操作方法】

1.寻找“故事”

故事中心课程源于真实、合理的故事, 确定真实、合理故事是教育的起点。由于学生通常对生活实践有着切身的体验, 因此, 教师不应自行确定“故事”, 而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 与学生合作, 引导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

2.分组“故事”, 设计课程

这一环节需要将参与的学生随机分为若干组, 每个小组配一名指导员, 各组人数视实际情况而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每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 要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足的叙事时间。然后采取谈话法, 使学生进行讲述过程中对自身产生影响的事件及故事, 在这一环节注意及时性反思, 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直到问题自然显现出来。在确定每位学生的故事后, 将故事进行分类归纳, 类别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分组后, 指导员与学生围绕本组的故事, 将故事分解成多个学习目标, 要以行为目标为形式列举学习目标, 故事应该清晰明了, 不能含糊不清。例如, “与同学良好交往”就可以分解成“关心同学的学习生活”“尊重爱护同学”“与同学保持经常性的交流”等多个行为目标。然后, 在确定每个学习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下, 一同设计完成这个故事背景下所需要开设的课程。

3.指导员进行引导, 其余同学自主学习

在完成“故事”的前提下, 指导员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及学习目标, 在进行安排学习进度后, 注意教材及学习资料的选择上保证新颖程度, 避免陈旧的资料对学习进度的干扰。

在这一过程中, 指导员要注意进行相应的引导工作, 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 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案例呈现】

有教师在数十年的探索中自得“故事教学法”, 即以讲故事来讲文言文, 不仅可以改善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 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使学生兴致盎然。追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故事性是中国文学几千年绵延不断的显著特征, “故事”的理解更需要对“故事色彩”意义上的发现和“故事因素”深层面的挖掘。

【案例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具有可行性。采取故事教学法, 可以将文言文语体转化为白话文;将不同体裁的文章文体转换成故事;将单纯吸收角色转换为激发创作, 由此实现了语境、时空与思维的跨越, 不仅从教与学的时间比值、主体位置的科学界定为学生学好文言文提供了保障, 还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搭设了自由表演的舞台。

【教学启示】

“故事中心课程”理念迁移至教学领域, 开发了一种“无教法”时代新型的教学途径。以一种崭新的网络学习方式亮相的“故事中心课程”理念, 初衷在于培养能够胜任未来生活工作的学生。 “故事中心课程”教学吸收借鉴了已有教学经验的精华, 深度挖掘了“故事中心课程”理念的蕴涵, 重新创设了师生教学互动的氛围, 是优化教学的途径。由于“故事中心课程”教学更多的是抽象理念的蕴涵, 因此, 基于“故事中心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将理念贯穿于课堂操作的实践环节将成为“故事中心课程”的价值载体。

 

 

 

 

 

 

 

 

 

 

 

 

 

 

故事中心课程教学

【概念界定】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著名学者 R.C.斯坎克(R.C.Schank) 以改革网络学习方式为起点,提出“ 故事中心课程” (Story -Centered  Curriculum  以下简称SCC)‚它的本质遵循课程设计应以学生日后工作可能面临的“ 故事” 为中心,创设类似于真实工作场所的模拟情境,将教学任务设计成一连串具有逻辑序列的“故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进行“故事”,完成任务。以变革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人们只有在追求他们真正在意和能够帮助他们达到人生目标的时候‚才会产生最优学习需要‚而学习的最佳方式一直都是体验。

小学“故事中心课程”教学策略是以“做中学”为核心理念, 以儿童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故事”为出发点, 以模拟情境进行“故事”为教学过程, 通过行动体验完成“故事”并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故事”为循环原点的生成性教学策略。它包括探寻共生“故事”策略、情境体验“故事”策略、言语传递“故事”策略、角色表演“故事”策略。

【操作内容】

“故事中心课程”理念中的“ 故事” 并不是指从文体角度出发对情节人物的界说‚而是源自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作为人类意识的中心由来已久‚人们互相传递着故事‚并通过故事来表达他们的立场。人类生活在故事中‚倾听着故事‚对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故事记忆犹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们赖以生存的故事成为他们本体的一部分。我们会轻易忘掉所上过的某门课程‚却一定会记得自己在一段生活经历中的角色‚特别是那些我们长时期所从事的角色‚那些对我们产生深刻影响的角色。“ 故事中心课程” 教学的前提假设是好的教育需要好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用来被述说的故事。好的教育以创造那些学生能够参与并投入深切感情的故事为特征。也就是说‚故事必须是学生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是与学生的人生目标定位相联系的‚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是在将来的真实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或共事的身份基于“ 故事中心课程”的教学是遵循“ 做中学”的核心理念,以学生未来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故事”为出发点,以模拟情境进行“故事”为教学过程,通过行动完成“故事”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故事”为循环原点的生成性教学形态。

【操作方法】

根据“故事”分组,设计各组的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评价学习效果,总结经验,反思提高四个基本阶段。在此实施过程中,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教育叙事来寻找核心“故事”,与全体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避免主观性;同时‚教师要熟悉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对话合作意识‚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要对“故事”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查‚也要考查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考查。

【案例呈现】

从事中小学一线教育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不仅是新兴教学理念产生的源泉‚也是改革教学方式的试金石。有教师在数十年的探索中自得“故事教学法”,即以讲故事来讲文言文,不仅可以改善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兴致盎然。追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故事性是中国文学几千年绵延不断的显著特征,“故事”的理解更需要对“故事色彩”意义上的发现和“股市因素”深层面的挖掘。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体都有未确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封闭性的存在,同一文体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因此,故事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具有可行性。采取故事教学法,可以将文言文语体转化为白话文;将不同体裁的文章文体转换成故事,将单纯吸收角色转换为激发创作,由此实现了语境、时空与思维的跨越,仅从教与学的时间比值、主体位置的科学界定为学生学好文言文提供了保障,还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搭设了自由表演的舞台。

【案例分析】

   基于 “故事中心课程”的教学是情境化的教学,显示出儿童的经验跟作为教学任务而被儿童学习的人类集体经验的关键联系。激发动机, 使儿童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情境体验“故事”策略是指在课堂营造故事发生的情境, 儿童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故事, 以此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它将教学跟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促使儿童积极学习, 鼓励儿童从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中建构个人化的意义, 并允许其从个人经验的角度去解释多元的意义。情境体验“故事”策略需要依据故事的发展来设计情境, 情境是对“故事”所处环境的旁白。师生根据故事情节, 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建构适切的教学情境, 不仅包括激起儿童积极探索和主动思维的与真实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 而且了获取客观事物与自身意义关联和价值关涉而历经接受、批判、反思和建构这一过程的主观内省活动。

作为课堂常见的交互活动, 提问是激励的延续与保持, 承上启下地影响着评价。言语传递“故事”策略是将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作为教学提问过程中的索引, 以此来引导儿童在关键词的提示下顺利地进行故事。教师适切地找出故事中的切入点,以期盼的情绪通过言语传递给儿童, 儿童在认知信息加工重组后延续故事的进行, 同时将此信息接着传递给教师, 循环往复。言语传递“故事”策略通过言语来传递师生对故事的倾听。倾听是揭示、回忆和思考人的存在的可能性的手段, 同时也是情境化的产物。倾听包括师生交往性的倾听、反应性的倾听、判断性的倾听、欣赏性的倾听。

【教学启示】

在我国‚对“ 故事中心课程” 教学的研究多倾向于对传统“ 故事” 表面意义的阐述,如直白式的“故事教学法”,虽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文言文教学、儿童双语启蒙教育‚但对其内在所渗透的理论价值的挖掘不免浅显。“ 故事中心课程”教学吸收借鉴了已有教学经验的精华,深度挖掘了“故事中心课程” 理念的蕴涵,重新创设了师生教学互动的氛围,是优化教学的途径。由于“ 故事中心课程” 教学更多的是抽象理念的蕴涵,因此,基于“ 故事中心课程” 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将理念贯穿于课堂操作的实践环节将成为“ 故事中心课程”的价值载体。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

【概念界定】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就是使用各种形式的媒体讲故事代替传统的纸笔和书籍,作家、诗人和其他任何想要讲故事的人都开始转向于交流的技术形式。我们把数字化故事述的概念概括为:把传统的故事以图像、文本、语音、音乐、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述为数字化作品的过程。

【理论依据】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的创始人乔・兰伯特认为数字化故事开始于这样的概念:在不太遥远的未来,通过图像、文字、语音、声音、音乐、视频和动画多种媒介来分享个人故事将是全世界人民的业余爱好。

数字故事中心的 Leslie Rule认为,数字故事是说故事的古老艺术的现代表达,它把图像、音乐、叙事与声音编织在一起,从而对人物、情况、经验和见解赋予深刻的特点和生动的色彩。

Jennifer Carrier Dorman认为数字故事是写一个故事的过程,并加入声音、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一个视觉故事。

Kim Yi and Jenny Lapple认为,数字故事是一个简短的、第一人称方式的视频事,由录制的语音、静态和动态图像、音乐或其他声音相结合而创建的。数字化故事級述使用新的数码工具来帮助普通人讲出他们自己真实的故事。

【理论基础】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是阐释其它所有问题的前提。因此,在阐释伊始必须对其基本内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所谓的“数字化故事叙述”在语言学层面是一个合成词汇,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数字化”、“故事”和“叙述”。在这三部分组成之中,所谓的“数字化”是运用现代媒体,特别是那些以数字为传播媒介的各种媒体为传播手段;所谓的“故事”就是各学科具体的教学内容;所谓的“叙述”就是以“数字化”作为传播、讲授这些教学内容的主要媒介。因此,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数字化故事叙述”就可以界定为:通过以数字化为核心传播媒介的现代媒体进行相关学科教学内容讲解的种教学思路或具体教学方法。其核心内容就是“教学内容”与“现代数字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完全整合。

【模式价值】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的价值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
   数字化故事級述要求学生在內容方面建构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增加他们的参与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协作、学习和创作他们的作品,这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处理问题。同时,作为团队中的成员,也学习如何共同努力使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向前迈进。使用数字化故事述可レ激励学生分享过去的经验和表达他们自己,促进了课堂的讨论并把乐趣注入了课堂。数字化故事叙述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创作自己的故事,并通过口述、创造性的写作、]讲、摄影、音乐、新闻剪报、视频、音响和动画表达出来。
   2.促进学生的反思力
   数字化故事級述是一个为每个人有机会分享他们的故事的创新的方法。讲故事的过程帮助那些分享他们的故事的人开始了个人反思的过程。为了讲一个有影响力的故事,学生必须思考自己的故事如何影响他人。讲故事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反思故事背景下自己的经验。学生选择适合故事的语音或音乐来表达,使故事更加有意义和个性化。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反思音乐如何表达不同的情绪思维。
   3.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

媒体素养就是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기数字化故事級述帮助学生批判地思考如何在数字故事中有效地结合数字音频和视觉元素。学生频繁地使用媒体工具,最终他们会更加适应数字媒体,从而有意识地考虑数字媒体如何帮助他们表达他们的故事,传播自己的情感。

【模式特征】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加州旧金山湾区聚集了一批媒体艺术家、设计师和实践者,他们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媒体工具把个人叙事和讲故事表现出来。数字故事中心成长于在此期间这些媒体艺术家、设计师和实践者的众多合作与对话。媒体制作人、多学科的艺术家达纳温斯洛·阿奇利与地方戏剧制作人、戏剧顾问乔・兰伯特一起使用多媒体软件帮助那些几乎没有制作经验的人把他们的个人故事转化为媒体作品。1994年,他们一起创办了日金山数字媒体中心,即后来的数字故事中心。从此,数字故事迅速在世界各国流行起来。自那时以来,该中心已与世界各地近1000个组织一起工作,培训了超过15000人分享他们的生活故事。随着众多的合作者参与,中心因培训方法和原则的许多应用已引起了国际关注

【基本原则】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像传统的讲故事一样,大多数数字故事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但由于数字化故事叙述是基于计算机工具来讲故事,因此,还包含一些图像、文本,录制的音频解说,视频剪辑和音乐等多媒体形式。数字故事的长度一般在2-10分钟左右,内容的范围可以是从个人故事到历史事件的級述,从探索自己的社会生活到寻找宇宙其他角落的生命之间的所有话题。

【关键要素】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的要素有5个:选择主题,编写脚本;收集资源;选择内容,制定故事板;导入、记录、定稿;展示、评估。

要素一:选择主题,编写脚本

创建一个文件夹,存储创作数字故事的所有材料。确定数字故事的主题,明确故事級述的目的,是要告知、说服还是质疑,明确故事的观众。写下故事的本初稿,该脚本将作为后续事记录的基础。阅读所写的脚本确保包含了清晰明确的目的和观点。与他人分享脚本并使用反馈意见改善直到满意为止。

要素二:收集资源

搜索或创建可用在故事里的图像,包括图片、图纸、照片、地图、图表等资源。尝试找到如音乐、演讲、访谈和声音效果的音频资源。试着找到其他如来自网站、

Word文档或ppt幻灯片的信息内容。

要素三:选择內容,制作故事板

选择喜欢的图片、音频、文本和其他内容丰富数字故事。创建一个为数字故事提供了文本和视觉概述计划的故事板。

要素四:导入、记录、定稿

把图片、音频导入至制作数字故事的软件程序。如有必要修改图片的数量或图片的顺序。使用计算机麦克记录腳本述,把叙述导入到相应的软件程序。添加音乐或其他音频,完成数字故事。

要素五:展示、评估

展示数字故事,收集关于故事还可以如何完善、加强和延伸的反馈意见。

【借鉴之处】

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的借鉴之处有以下几点:

首先,数字化故事叙述更新了传统学科教学的教学策略。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实践都需要任课教师制定一个详细而科学的教学策略。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学科教学,它也不能例外。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教学特点如何才能制定一个科学的教学策略呢?第一,首先要根据语学科教学的特点制定教学策略。即,根数字化故事叙述的特点考虑语法与数字媒体结合的问题,而且在此基础上述要考虑数字媒体如何与语篇教学内容实现完美结合的问题。因为,在英语教学实中,语法与语篇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解决阅读教学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写作教学的问题。第二,根据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制定具有数字化故事叙述特点的教学策略。英语教学是一项艺术,它是任课教师教学オ能和教学技巧的完美体现。因此,面对相同的教学任务,每一个任课教师都会对数字媒体有不同的使用策略。第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数字化故事叙述特点的教学策略。虽然数字化故事叙述这种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使用策略。例如,讲解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应该有不同的使用策略:讲解考研词汇与四六级考试辅导应该有不同的使用策略:讲解听力与讲解阅读也应该有不同的使用策略。
   其次,数字化故事叙述定了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详细研讨过数字化故事叙述这种教学方法的任课老师都知道一个这样的事实,即数字化故事叙述是一种宏观的教学方法,它只能在宏观的层面指导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因此,面对英语教学而言,面对不同教学内容还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相互配合使用,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把数字媒体与因材施教方法结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使用不同教学策略;例如把练习法与数字化媒体结合,提升练习的强度和难度,从而达到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等。
   再次,数字化故事叙述决定了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因为数字化媒体介入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任课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更新和改变,所以,面对这样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的学习方法没有更新,那他们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法应该如何变,怎么样变,这却是一个难以叙述的问题,因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最后,数字化故事叙述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具体教学效果的一种评判。但是以数字化事叙述为方法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就是对任课教师使用数字化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就是对以数字化故事叙述为教学方法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因此,任课教师与学生对于数化故事叙述这种教学方法的适应情況是具体的评价对象。所以说数字化故事叙述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