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管理 > 在研:省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朱棣文形象引领的故事学习行动研究》 > 学习资料 > 正文

2023年3月理论学习资料:古今故事学习的经典案例(一)

作者: 时间:2023-03-15 点击数:

故事新编法

【概念界定】

故事新编法是指对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进行合理的改编,融进改编者自己的观点、情感,使故事具有新的内容和含义。

【操作内容】

   故事新编法材料充足,历史名人、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中的人物都可以成为我们故事新编中的题材。

【操作方法】

1.立意翻新。所谓“立意翻新”就是抛开对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已有的评价,以全新的视角对他们进行重新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在评价时,要考虑可行性、科学性和大众的接受心理。

2.人物重组。所谓“人物重组”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的典型人物或中外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链接”起来,组成一篇文章。

3.情节续写。所谓“情节续写”就是根据原作人物的性格或原作情节的可能发展方向,续写出另一个精彩的结局。

4.细节扩展。所谓“细节扩展”就是以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彩情节为基础,对情节进行细致的描摹。

5.故事演义。所谓“故事演义”就是行文时,摒弃经典作品中的行文线索,仅借用经典作品中的人物,重新叙述故事。

【案例分析】

所谓“故事新编”就是指作者通过想象让古人生活在当今社会中。透过他们的眼睛去看现实、写他们在新的环境中所经历的一连串故事、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这种形式在故事新编中较为常见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注意新编故事中古人性格、言行的一致性与相承性,最好要出现人物标志性的语言和动作。如写阿Q要突出他的“妈妈的”“儿子打老子”“拉去砍头,嚓嚓”等等,写别里科夫要突出他的装束和“千万别出什么乱子”等语言,这样才使故事具有可信度。

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江苏考生作文《朱贵开店》通过虚构梁山好汉朱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操旧业、因奸诈欺人而被迫关闭酒店、经深刻反思后开“诚信小吃店”而生意兴隆的故事,将“诚信”主题描绘得有声有色、新奇独到。

2004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阿Q续篇》新编阿Q虽在新时代经济浪潮中发家致富。但生活方式令未庄人反感,终因重大经济问题和腐化堕落行为被逮捕,公司破产的故事,从而巧妙揭示文章主题: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也应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文章既构思巧妙又针砭了时弊,令人耳目一新。

【教学启示】

1.要熟悉原作。即创作者不仅要热悉原作的故事情节,而且要了解与原作有关的知识,包括故事的背景、创作的背景等,从而避免新编的故事在内容上牵强附会,在知识上张冠李戴。

2.要合情合理。即创作者在设计情节时,要符合行文的逻辑。在借用人物形象时,必须以其原有的性格、经历为依托,虚构或者改编故事。例如新编阿Q的故事,就要体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性格中愚昧落后的一面。在演义故事时,要在原有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改编或添加某些人物、情节,将旧的故事赋予新的含义。

3.要反映现实。新射现实。“故事新编”要有一个明确的立意。就应试作文而言。这个主意既要符合题意。又要反映现实。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可以是颂扬现实中的真善美,可以是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还可以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有益的反思。

 

 

 

 

 

 

 

 

 

 

 

 

 

 

 

 

 

 

 

 

 

 

 

 

 

对偶故事法

【概念界定】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操作内容】

出示对偶故事: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 家里人叫他去吃饭, 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 15 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 15 个杯子都撞碎了。

(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操作方法】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

1. 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案例呈现】

通过被试的反应,测试结果多数孩子认为打碎 15 个杯子的孩子更不好。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考察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次此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1 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 4—5 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2 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 4 、 5 岁 —8 、 9 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而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

3 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始自 9—10 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而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按皮亚杰的观察研究,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齐头并进的。因此,对一般儿童来说,自律阶段大约跟形式运算阶段( 11 岁以上)同时出现。

【案例分析】

幼儿教师的首要责任是教会幼儿做人,而培养幼儿做人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教师要了解幼儿道德发展的过程,理解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道德判断标准与成人的区别,才能避免对幼儿进行错误的评价,引导幼儿判断是非,使幼儿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是非观、按照社会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上述案例中,我们先从行为的动机和结果两方面对约翰和亨利进行比较:

1.行为的动机:约翰不知道门后面有杯子,因此他没有打碎杯子的不良动机,即他不是故意打碎杯子;亨利是因为妈妈不在家时要偷吃果酱,才打碎杯子。如果根据成人的判断标准,虽然约翰和亨利都不是故意打碎杯子,但亨利的动机是不好的,是要批评的。

2.行为的结果:约翰打碎了 15 个杯子,亨利打碎了 1 个杯子。约翰造成的损失显然比亨利严重。如果按照行为结果的糟糕程度,显然约翰应该更内疚。

成人在道德判断时既能够看到行为的结果,也能考虑行为的动机,会根据两方面进行评价,而从测试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到,幼儿的道德判断标准显然与成人不同。

幼儿道德判断的特点:

1 .幼儿过多地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做道德判断。

2 .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出现脱节的现象。

3 .婴儿已经具有初步的道德规范的认识,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利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些知识是形象的具体的,其内部各种知识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4 .幼儿的道德标准是受到成人的标准控制的。

幼儿处于前道德阶段,道德判断存在片面性,同时也会受到成人标准的控制,如果成人判断行为好坏的依据通常是行为结果或动机的某一方面,则幼儿倾向于依据这一个方面进行判断;如果成人可二者兼顾,则幼儿二者兼顾的情况也会更多些。同时,幼儿对一件事好坏的判断也多是依赖成人或榜样的判断,而较少有自己的判断,如问幼儿“小明这件事做得不对,为什么?”幼儿经常回答:“老师 / 妈妈说这么做不对”或“嘟嘟熊是好孩子,它也不会这么做。”等。

了解了幼儿道德发展的过程及特点,教师就要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道德教育。 幼儿道德的形成有赖于幼儿在真实的情景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感性经验。幼儿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才能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教学启示】

一、帮助幼儿思考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日常生活里存在形形色色的道德问题。例如,午餐时,老师让值日生发小勺,因为有不一样的勺子,有些幼儿会把这把勺子发给自己的好朋友,但同时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在监督他的行为,在这种监督的背后,幼儿领悟了公平的原则。饭后,老师便带幼儿观察保育员老师整理餐具,拖地等;孩子亲眼看到老师擦桌子、一遍遍地拖地,非常辛苦。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仍脏东西的道理。还有如何公平的分配游戏材料,如何合理的解决争吵等。老师紧紧抓住这些渗透的机会,随时了解和掌握幼儿行为习惯,不失时机地开展随机教育,幼儿在试图解决这些矛盾时,必然要调动自己原有的道德规则,在发现规则之间的冲突或逻辑关系时,逐步形成自己的规则体系,使外在的规则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内容。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组织讨论

学习是从平衡 — 不平衡 — 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组织幼儿讨论他们生活中碰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幼儿认知上的冲突,有着特殊的作用,它能使幼儿对道德规则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幼儿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幼儿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幼儿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幼儿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 任性 ” 或 “ 不懂事 ” 。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与其他幼儿的相处中会发生一些攻击性的行为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她的行为肯定是错误的,可相对与被攻击的幼儿,难道就总是被攻击吗?经过幼儿间的讨论,让孩子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逐渐的积累经验,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从内心接受规则。

三、与幼儿开展对话

每个幼儿具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在日常生活中, 在以往的学习中, 幼儿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自己的理解。而且, 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 没有现成的经验, 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 他们也可以以相关的经验为基础, 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 形成他们对问题的解释与看法, 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 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提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假设。因此,教师没有必要按照自己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 教师应虚心地倾听幼儿的道德思考,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与对话,透视幼儿的理解, 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 做出相应的引导, 引发幼儿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四、榜样是培养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精心设计与提供可汲取精神营养的实例。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有教育价值和说服力的榜样,引导幼儿观察,使他们所代表的道德观念、价值和行动方式能为幼儿所理解与接受。教师是孩子们最直接、最易接受的榜样,教师要时刻用为人师表的魅力导向幼儿的思想观念。如小朋友生病了,教师所表现出的对他的问候、关心、照顾等,让幼儿深切体会到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带给别人的温暖,让幼儿学会关心别人。带小朋友散步时,看见地上有纸屑、果皮,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让幼儿明白随手扔纸屑、果皮会污染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态度亲切,语言文明,并能注意倾听孩子们谈话,能让幼儿感受到与人交流的魅力,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和养成语言文明的习惯。同时,可以适当的讨论、批评、分析负面榜样所引起的后果;并及时注意家长、同伴和电视中的人物形象对幼儿行为的影响。教师头脑中应储存一批良好行为的范例,学会合理地组织幼儿系统化、多样化的观察学习。  

五、鼓励同伴交往

幼儿通过交往才能体验与内化社会规范与价值。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不但可以汲取大量知识,如游戏规则、物理经验等,而且可以逐步认识、区别他人与自己,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学会控制与合作;其次,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积极组织幼儿进行合作学习和游戏,在交往过程中,着重培养幼儿理解他人情绪反应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能力和合理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让幼儿与幼儿之间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 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观点的区别,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因此,鼓励幼儿参与各种交往活动,给幼儿提供同伴交往机会等等,这些是教师应该着力创设的教育性情境。

幼儿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完成幼儿道德教育的任务,必须处理好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构建以幼儿园道德教育为主体、家庭道德教育为基础、社会道德教育为依托的立体化德育网络,做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相互一致。为使家庭和幼儿园都成为幼儿品德成长的优良环境,教师和家长应多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形成合力,实现道德教育同步化。

从这个案例中,作为幼儿教师的首要责任要理解幼儿,懂得幼儿的道德判断水平,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 “ 他律 ” 向 “ 自律 ” 发展。

教师正确理解幼儿的道德水准仍处于前道德的阶段,在教育机制上要通过改变不良的控制模式,例如不要专制、不要放任、不要拒绝否定、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等方法合理引导幼儿的行为,使幼儿的道德行为逐渐由他律向自律发展。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概念界定】

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道德两难问题故事法,就是以道德两难故事为研究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关于故事内容的道德判断的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其关键在于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操作内容】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采用9个道德价值上互有冲突的两难故事,让被试者在两难推论中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操作方法】

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根据被试者的回答,对儿童的道德水平进行划分,并把这一水平的划分作为量表,用来测试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案例呈现】

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儿童对科尔伯格所编制的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做肯定回答,又可做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即儿童的推理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最后于1969年提出了他的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

【案例分析】

科尔伯格将被试的回答记录下来,用于分析被试所遵守的道德标准。科尔伯格提出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他关注于儿童答案背后的理由。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提出的理由是儿童的推理思路,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可以确定儿童处于何种道德判断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教学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实验是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尔伯格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灵活运用知识来确定儿童所处在道德发展水平中的哪一阶段,并将高于儿童现有道德发展水平阶段的思维模式提供给儿童,供他们学习和思考。

在教学实际中运用道德两难法时,应注意一方面将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技巧和策略。两难问题的设定,除了必须同时包

括两条规范,且必须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外,还应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为蓝本,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问题不宜过于复杂,且易于理解,能通过道德认知冲突来促进其道德发展。作为教师,要熟练地进行道德教学,首先应该对道德问题有自己正确的道德判断,对这些道德问题有足够的敏感度。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以正确引导他们主动做出道德判断,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培养其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