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题活动于10月28日在学校开展,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旨在将9月错位教学策略转化为《雪孩子》落地教案,解决“策略与课堂脱节” 问题并优化设计。活动前,课题组长整理策略文档、印发课文资料、划分小组。
活动中,先回顾9月成果并部署任务,随后两组分别聚焦“认知错位”和“情感错位”设计教案,第一组设计形态变化时间轴和变形日记任务,第二组设计心情卡片匹配和安慰留言任务,两组互评后课题组长提出简化分析步骤、调整创意任务形式等建议,成员据此修改形成初稿。
最终形成《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分类型教学设计集(初稿)》和评审意见记录,确定11月在两个实验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亮点是将理论具象化且引入专家评审,不足在于目标表述和评价标准需优化,后续将修订教案、开展实践并完善评价量表。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错位理论视阈下小说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实践研究 |
课题类别 |
一般规划 |
立项编号 |
L2024057 |
出席对象 |
课题组成员 |
地点 |
办公室 |
时间 |
2025年10月28日 |
研究主题 |
二年级上册小说类文本(《雪孩子》)分类型分年级教学设计开发 |
所要解决问题 |
1. 转化9月低年级小说文本错位教学策略为《雪孩子》落地教案,解决“策略与课堂脱节”问题; 2. 确保设计符合二年级认知规律,兼顾文本阅读深度与创意表达引导。 |
研究方法 |
行动研究法、课例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一、分工设计教案 结合9月研讨的“认知错位”“情感错位”教学策略,聚焦《雪孩子》中“雪孩子形态认知的错位(从雪人到水汽的变化)”“小兔情感的错位(从玩耍的快乐到失去的难过)”,课题组分组完成2版教案,含教学目标(识别文本中“认知错位点”“情感错位点”)、错位分析活动(“给雪孩子形态变化画时间轴—说说每个阶段的样子”“对比小兔前后的心情—找找变化的原因”)、创意任务(“给雪孩子写‘变形日记’,记录关键错位点”)。 二、互评优化 邀请校内资深语文教师评审,提改意见(如将“形态变化分析”简化为“看插图 —说变化—猜原因”),课题组修改形成初稿。 三、明确实践方向 确定11月选2个二年级实验班,以该教案开展教学,观察学生对“错位点”的识别度与创意成果。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1. 《雪孩子》的“认知错位”(形态变化)、“情感错位”(小兔心情变化)适合低年级,可结合故事插图和情节发展感知; 2. 低年级错位教学需借助直观手段(插图、时间轴)降低分析难度,契合学生形象思维特点; 3. 资深教师意见可优化教案的学情适配性,为 11 月课堂实践奠定基础。 |
物化成果 |
1. 《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分类型教学设计集》; 2. 《〈雪孩子〉教学设计评审意见与修改记录》。 |
朱棣文小学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错位理论视阈下小说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实践研究》
签 到 表
活动时间:_2025_年_10_月_28_日
地点:_二(3)_
活动内容:_错位理论应用小学小说教学的课题研究课观摩及研讨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