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管理 > 在研:省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朱棣文形象引领的故事学习行动研究》 > 学习资料 > 正文

2025年5月理论学习资料:多种学科利用故事学习的具体路径(五)

作者: 时间:2025-05-23 点击数:

英语学科利用戏剧学习的具体路径

概念界定

戏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最初为一种纯艺术表现形式。18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与“由戏剧实践学习” (Learning by dram atic doing)两个概念,开启了戏剧教育的先河。19世纪末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ay)提出, “装扮(plays)、游戏(gam es)、模拟(mimic efforts) 等戏剧技巧都可以被运用到教学之中。20世纪20年代,由于受到杜威等教育先驱有关教育实践应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西方教育工作者将戏剧这种艺术形式融于普通教育之中,教育戏剧得以最终确立。不同学者对教育戏剧的定义稍有不同:Cottrell认为,教育戏剧是儿童将自己融入到经验学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儿童运用想象力,增加创意表达,通过动作、手势、临时创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探索多面的人类经验。

[1] 台湾学者陈韵文认为教育戏剧是指在教育场域中的戏剧活动:它通常由教师指导,将戏剧视为教育工具,由师生共同参与并创造,不以最终展演为目的。

[2] 学者张生泉认为,教育戏剧是指运用戏剧技巧从事教育的一个门类、一种方式。综合多位学者的定义,教育戏剧可被理解为运用戏剧与剧场技巧用于教育功能的一种教学应用媒介。

[3] 教育戏剧按其参与者和面向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实践形式,如儿童教育戏剧、校园教育戏剧或民众教育戏剧。教育戏剧进行的方法主要有:即兴表演、暖身、说故事、戏剧性游戏、定格画面、集体绘画、声音轨迹、扮演呈现等。教育戏剧从诞生伊始,主要被运用于学校课程和人才培训之中,随后教育戏剧开始在社区教育等终身教育过程中出现。教育戏剧与传统戏剧的最大差别在于,传统戏剧以展示表演为最大价值取向,教育戏剧则重视学生自身在参与过程中的反省和体验。教育戏剧的应用,使教育摆脱枯燥的说教,让接受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客观知识中加入个人的主观认知与感情投入,从而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想象,创造出个人对知识的独特理解。与此同时,通过戏剧中的互动关系、成员合作,提高参与者的沟通能力;角色扮演和社会情境模仿又能帮助参与者深入地认识自己和社会。

实践操作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英语作为沟通工具的工具性,忽视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文性因素。凡此种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自信、没有兴趣,从课堂上学到的仅仅是“哑巴英语”。戏剧教学法融入英语教学以后,英语课堂将焕发生机。

一、以生为本,以“戏”促学。

教师、学生、教材这三要素在英语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相辅相成共同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学生的内在动力对英语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英语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在应用戏剧教学法的英语课堂上,活动参与人数多,涉及面广,因此能够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的目的。例如,动作传真游戏和戏剧表演便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行组织、

参与和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任务,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和维持秩序。总的来说,在教育戏剧渗透下的课堂中,学生是台上的演员和导演,而老师则是台下的观众,从而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统一。

二、 语境真实,语用有效。

戏剧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生动逼真,戏剧语言能够传神达意。将戏剧引入英语课堂,通过剧情发展的逻辑和人物关系的呈现,戏剧教学法渗透下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切实体验了英语文化,也深入感知了英语语言的内涵。此外,学生在戏剧教学法渗透下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借助戏剧角色的身份,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合理的语用任务,该方式的教学效果远胜于传统的词汇、语法的识记和枯燥单调的语言操练。利用戏剧教学法创设真实有效的语境,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操练英语,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将戏剧教学法渗透到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做法为: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易于使学生发现语言规则的语料——戏剧台词或者内心独白,学生从已知的台词推理出未知台词;或者教师提供语言框架,学生自由发挥,达到语言操练的目标。例如,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在了解大致文本框架以后,利用一句台词、故事剧场以及律动唱游等帮助学生进行文本输出,掌握当堂课所学内容。认

三、任务推进, 层层递进。

在应用戏剧教学法的课堂中,课堂内容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也是任务逐渐推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戏剧表演等范式来理解戏剧情节,从而实现文本输入;另一方面,教师也会通过一些戏剧范式来进行戏剧创编以达到文本输出的目的。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从完全由教师提供文本到教师仅仅提供情节框架,最后由学生自由发挥创编剧本,任务难度也实现了层层递进。

优势与不足

优势:戏剧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很大,教学效果明显。戏剧教学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戏剧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实的语境和有效的语用任务能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和体验力。将戏剧融入到英语课堂中,可以让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得到充分发挥,孩子们在戏剧表演中用语言去表达自我。教育戏剧可以通过共情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共情的一种教学方式。即使对于戏剧中枯燥的旁白,通过变换看待问题的视角,情感,枯燥的文字也可以变成有趣有料的鲜活场景。

不足:当前的戏剧表演还是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主要是探讨,英文戏剧表演对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提升。当前国内外课本剧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既缺乏整体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同时又对课本剧在小学英语上的应用价值、应用方法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亟待推进。

【在我们教学中的可借鉴之处】

一、戏剧配音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在戏剧的表演形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音,通过配音可以将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我们运用戏剧的形式进行英语教学首先就可以从这点入手。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征,他们正处于表现欲强,善于模仿的时期,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的角色朗读,让学生去体会人物的情感,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还可以增加我们课堂的乐趣,活跃课堂氛围。

二、戏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戏剧表演可以说是整个戏剧的核心环节,好的剧本最终还是要通过表演者的表演呈现给大家。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比较活泼好动,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知的欲望,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上打造一个戏剧舞台让学生尽情的释放和表达自己。很多学生对于英语提不起兴趣就是觉得英语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遥远,我们要创设一些情境条件,让学生可以加强对于英语的应用。

三、戏剧创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戏剧里最灵魂核心的环节就是剧本的创作,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难度最高的环节。我们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阶段特征对高年级的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比如戏剧的创编。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讲故事的能力,对于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应该能做出一个简单的设计运用英语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会增加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是可以尝试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