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选择,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五9班 崔逾峣家长
没有人天生就独立自主。我们不能指望一直躲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只是因为年龄到了,一下子就变得独立、懂得掌控自己的人生。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学习和练习:学习自己做决定,练习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我们家长也需要学习:学会放手,学习支持和帮助他们。
家长放手让孩子自主面对选择,并能尊重孩子的实践体验,这是培养其独立性、自尊、自信以及责任感的关键。
人们总是说孩子“开窍”了就会学好了,而上海的一位中学校长妈妈以她自己亲身经验告诉我们:其实几乎每个人在学习期间都会经历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即先是发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才是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孩子就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从心底涌出,那情形就是很多人说的“开窍了”。而我们帮助孩子最好的“开窍”方式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孩子的选择与你的期望不符,只要不涉及安全或道德问题,尽量接受并支持他们。
记得五年级刚开学的时候,女儿回来有点苦恼的告诉我:“妈妈,今天叶老师帮我报名参加周五的辩论社活动!这样,我周五的信息编程课就上不了了。”听了这话,我也有点措手不及,因为通过上学期的编程课,让原本对编程不敢兴趣的女儿居然喜欢上了它,还主动要我去找课外的机构进一步训练学习。而对此我也是乐见其成的。因为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学好编程等是可以参加高级别的比赛,若能获奖,对将来高考自主招生是有帮助的。我以为孩子也是很不乐意放弃刚学得不错的编程课的,就自以为很了解孩子的样子似的拍胸脯说:“峣峣,如果你觉得你更喜欢编程课的话,那妈妈去跟老师沟通一下,看能不能再改过来。”结果女儿却摇摇头跟我说,她愿意去参加辩论社活动,想要去体验一下。这个决定让我很意外,我仿佛看到了那只“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我还想“挣扎”一下,劝她考虑清楚,辩论社说不定很没劲呢。但换来的还是女儿斩钉截铁的回答:“妈妈,我决定了,就去辩论社!”
最终我选择了尊重女儿的意愿。当我不能阻止孩子的时候,我就只能积极支持她了。
从那以后,每到周四晚上,女儿完成作业的速度就特别快,因为她还要留一点时间出来去网上搜资料,准备第二天辩论社辩题的辩论稿。她的认真对待,源于她的兴趣和喜欢,也换来了辩论社老师的表扬。这样,女儿就更起劲了,对辩论更上心了。时不时地还要跟我模拟辩论,听取我的意见,这样我们亲子间的交流也多起来了,内容也“高大上”起来了。
自从孩子接触了辩论以来,我发现她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对她意愿的尊重,也让她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
我庆幸当初做了这么一个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