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频道 > 家长学校 > 家教启示 > 正文

四(11)中队1月中队新闻——家教征文

作者: 时间:2024-01-23 点击数:

家庭教育中的“知易行难”

——读“美美与共”家校社共建家庭教育指导》有感

11)班 陈羽桐家长

孩子是父母永远的话题,从孩子出生起,我们这些父母就把他们当作最珍贵的宝贝,无怨无悔的倾注心血。看着孩子从蹒跚学步到现在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小学生,其中既有收收获也有挫折,相信每个父母都有一本说不完的经。在此简单谈一谈这几年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和收获,与老师和广大家长共勉。

相信大家都读过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其中涵盖面之广,细节之丰富,怕是讲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全。就是在这些理论知识学习以及试图应用的过程中。我产生了最大的困惑,那就是”知易行难“的问题。现代社会获取知识的渠道空前丰富,各种育儿理论,教育方法,上网一搜一大堆,每个爸爸妈妈说起理论知识来都是一大套。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像这些理论不怎么管用,孩子根本不按照套路走!比如各种知识都教育我们对待孩子要心平气和,讲道理,可很多时候父母语重心长几个小时,孩子仍然无动于衷,倒不如干脆屁股上来几巴掌,他马上知错就改;理论上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性,可很多孩子天性就是玩,就是不想学习,说是寓教于乐,乐是有了,”教“根本看不到效果。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几年中,我最大的感慨就是“知易否?知不易;行难否?行真难!”

“知不易”之两“不易”

纸面上的知识容易获得,但知识是“死”的,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知识“活”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回到家庭教育上,最需要解决的“知”是“知人”,是了解孩子和了解自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校中,老师会尽量客观的看待每个孩子,而在家庭教育中,一叶障目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对待孩子上,父母很难做到“公正客观”,对孩子期望过高,无视孩子的实际能力,或对孩子过于溺爱,无视孩子的缺点,都是常见的表现。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孩子就是记忆力更好,自制力更强,有些孩子就是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有些孩子就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这些“先天的优秀”是生出来的,想靠后天弥补,难上加难,甚至是无能为力。有些孩子天生就勇敢大方,好奇心旺盛,也有些孩子天生胆小谨慎,依赖性强,这些同样是天性,很难在根本上扭转。不认真了解自己孩子的天分和性情,一味苛求或放纵,徒劳无功在所难免。所以说“知不易”第一“不易”就是在于能否客观,全面的了解孩子,方法再多,如果不适应自己的孩子,终究是南辕北辙。比如我的女儿,她自制力较差,但耐受力较强,也就是有点“没心没肺”,我们平时就可以用较为严厉的手段督促监督她,不用担心她会自尊心过于受挫;反之,如果只是对她和颜悦色的讲大道理,她倒是常常左耳进右耳出。但若是对于本就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如果加压较重或是经常言辞苛责,长远上看反倒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正确对待孩子的脾气秉性,有助于明晰孩子成长的底线,既不要浪费孩子的天份,也不要强人所难,避免出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或是“慈母多败儿”的悲剧。

“知不易”的另一个“不易”就是知自己。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老师,但这个老师想做的合格并不容易。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让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非要去天天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讲道理,其中的难度和效果不言而喻。要一个脾气发不过三分钟的人,盯着孩子守规矩,做惩罚,怕是孩子还没反应,自己倒先心软了。也有一些家长,觉得自己是名校大学生,孩子也应该聪明善学,或者自己小时候学习不太好,孩子学习不好也正常。说实话,到了这个年纪,家长们再想改自己的脾气秉性,怕是也不可能了,同样,家长的智力和能力也不一定就遗传到孩子身上。更何况家庭教育更多的习惯和品行的培育,所以,了解自己脾性和能力,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家庭教育中挑选一个合适的角色,慈母也好,严父也罢,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经常反思自己,不要太多的理所当然,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更好的面对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

客观的认知孩子和自己,确实不容易,但即使认知清楚了,要把理论应用在实践中也是困难重重。

“行之难”之两“真难”

前面提到,家长很难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常常面对的迷茫就是“难以选择”。比如孩子很小就参加各种兴趣班,音乐陶冶情操,要学!体育强健身体,要学!舞蹈磨练气质,要学!下棋锻炼头脑,要学!不知不觉中,每个孩子都恨不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到了高年级,学业任务越来越重,兴趣爱好不得不一个个舍弃,但又换成外语奥数之类。家长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方方面面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又心疼孩子如此辛苦,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词——“纠结”。在我看来,这种纠结源于对“学以致用”的认知,大家总觉得学了东西就一定要有效果,而我们大多数人又偏偏把”用“字看的太小,把效果等同于考试考级,结果就是家长和孩子从小就忙忙碌碌,又碌碌无为。很多家长常常慨叹,孩子从小到大学了很多东西,可是到头来除了多几个证书,好像没什么用,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学习上,说不定成绩更好些。我倒觉得,尤其是对于家庭教育,与其纠结于选择,不如专注于过程。“学以致用”是一条好的准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也自有其道理,弹钢琴不是要弹成朗朗,打网球也不是要打成李娜。别把选择本身看得太重,别把作用效果看得太短浅,孩子们的人生画卷才刚刚打开,我们带他们做的每一个尝试,都是在为他们人生画卷上谱写的精彩一笔!

在家庭教育中,更难的是坚持。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不少父母教育成功的生动事例,回家后也想学习别人好的教育方法,然而真正做到坚持不懈的执行何其之难。假如你原来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可是到了家长会,老师却说他只不过是中不溜的学生, 你的良好心情会受到影响吗? 假如你为孩子定下95的分数线上,他却时不时地带回80几分的考卷让你签名, 你培养孩子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么? 假如你的孩子爱好副科,对主科却不太感兴趣, 你的培养孩子的热情会冷却下来吗? 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在我们父母必须建立起孩子成长的底线和上线。底线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生存的人。上线是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贡献有作为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要看中的是孩子每阶段都有进步,但要允许孩子波浪式的前进。人生是一场赛跑,跑的久比跑的快更重要。另一方面必须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双方面的,既是教育孩子,也是教育家长。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父母们往往都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己“,总是要求孩子要坚持,自己却常常轻易放弃。人真正能坚持的就是做自己,想坚持教育好孩子,唯有坚持提升和改进自己,方法可能会被时代淘汰,但优秀的品质会不断的传承。

家庭教育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如同所有的事情一样,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初步认知——坚持行动————提升认识——持续改善“这样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数不尽的酸甜苦辣,结果可能也不尽人意,但是为了孩子,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愿我们每个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