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8)班 奚俊熙家长
作为父母,我一直以严格教育为宗旨,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无论从学习方面还是游戏。要自己吃饭,孩子就拿着小碗眼巴巴地望着大人自己扒饭吃,要自己收拾玩具,孩子就自己一个个地捡着玩具,乖乖地放进整理箱……就这样,孩子的言行一直小心翼翼,出于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一直对他说:不可以接触陌生人,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要。所以对于外面的人,孩子一直很抵触,对不认识的人离得远远的。直到他连家里不常见的亲戚都开始抵触,我觉得,自我保护有些过甚了。
逢年过节,免不了要亲戚间的走动,孩子就不愿意,抱怨道:“我不想去。”“为什么啊?大家一起聚聚,不是很开心吗?”“我又不认识,你不是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嘛!”一时间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的确,有些亲戚不常见,对孩子来说等同于陌生人,但真的所有的陌生人都不能被待见吗?怎么样识别陌生人,不该因为安全问题堵死了孩子跟外界的交流,所以我应该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去尝试接受新的人和事。
首先我参考了很多的教育书籍、教育人士的建议,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从自身出发,带领孩子慢慢多一些接触不认识的人,包括小区里的保安、搞卫生的大妈,学习如何打招呼,如何辨别哪些是可以从陌生人变成熟悉的人。
带孩子去超市,鼓励他自己完成付款,带孩子去公园,让他自己完成寻找厕所的任务等等,在一次次闯关中,孩子终于从抗拒陌生人,到理解了陌生人并非都是坏人,甚至能求助于他人。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有所收获。
1.修通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着孩子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早期家人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孩子之后的人际交往。因此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言行,修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2.鼓励孩子参与广泛的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能力。培养孩子在人际中的积极、主动、自信和顾忌他人,就要鼓励他们广泛的参与各种人际场合。对于人际交往有障碍的孩子,无论是自界、冲动、任性等,都应该鼓励他们参与人际活动。但父母定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其想法感受,并适时提供帮助,或者同时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自信心
友谊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如果孩子的朋友不多,你可可以帮助他以某种爱好赢得更多的朋友。同时,在其兴趣爱好的领域,往往能找到信心所在这是最重要的。一旦孩子在某个对面的白信建立了,它会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带到孩子的人际关系之中,从而促进全面自信的建立。
4.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心理素质
不局限于当下的应试教育内容,从更广泛和长远的角度,培养孩子优秀品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礼貌、整洁、竞容、感恩、积极乐观、敢于担当等自然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接纳,成为一个全面优秀的孩子。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孩子性格还没有完全定型,这时是培养和纠正的最好时间,否则不好的人际关系模式会带入成年,对个体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大。
此时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阳光、强大的内心世界同时陪伴孩子建立起和谐、丰富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