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朱棣文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大课间”是“阳光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否落实,在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下,关键取决于“大课间”的开展.现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太仓市朱棣文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二、探索“333”模式 构建长效机制
努力探索“333”大课间模式,即“大课间”在三个结合、三个衔接、三个延伸等方面拓展,为“阳光体育”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时“阳光体育”的开展能长久不衰。
1.三个结合
(1)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大课间项目开发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季节、地域等特点,鼓励师生提供活动菜单,让学生打破班级局限,自主选择活动项目。
(2)与比赛项目相结合。突出竞技性,激发学生活动激情,同时,通过比赛,提高运动水平,发现体育后备人才,组建各种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校“田径队”、“绳毽队”、“手球”等,坚持常年活动并逐步形成校本特色。
(3)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尝试将大课间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每一个活动项目所蕴涵的教育功能和体育精神,并以此形成本校体育特色,提炼学校精神,升华为学校文化。
2.三个衔接
(1)学校结合实际,在确保活动“四落实”(时间、地点、器材、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各种班级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
(2)与《标准》测试相衔接。在确保100%学生参加测试的前提下,利用大课间,进行有关《标准》测试项目的强化训练。
(3)与体育课相衔接。完成体育课未完成的任务,作为体育课的补充。
3.三个延伸
(1)由阳光大课间向阴雨天(室内)大课间延伸。针对由于天气原因影响“大课间活动”质量的事实,学校设计出阴雨天“大课间活动”方案,开展适合阴雨天活动的项目(包括自编室内操、室内校园集体舞、室内小游戏等),拓宽活动空间,消灭活动死角,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
(2)由校内大课间活动向校外大课间活动延伸。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措施,尝试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尤其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指导并请家长监督,同时学校体育场馆定时向学生开放,以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需要。
(3)由大课间活动向课外文体活动延伸。学校严格执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项规定,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还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每天下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班会队会、俱乐部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课间活动步骤
分组活动+武术操+放松(夏季)
跑步+武术操+跳绳+放松(冬季)
四、大课间活动实施目标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不能就体育而体育,应将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来实现创建体育特色、弘扬体育精神、熔铸体育文化的三级提升。
1. 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创建体育特色。
2. 在体育锻炼中体现出的顽强拼搏、勇争一流的体育精神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来弘扬体育精神。
3. 体育锻炼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统一安排学校的体育工作,将体育精神有机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中去,熔铸体育文化。
五、明确职责
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校长统领,中层领导分年级(项目)管理,体育教师分年级指导,班主任、定岗老师协同负责,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陆莉玲
副组长:范艳群、段孝宇、杜云、王丹
成 员:张为为、赵凯、黄震、陆旻蕾、及各班班主任
六、注意事项
1.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2.大课间活动时间班主任和定岗老师(雨天室内活动除外)必须管理到位。
3.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4.体育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七、具体安排
大课间活动利用上午第一节课后的30分钟时间进行,以体育活动、游戏为主,师生人人参与,力求体育与艺术的结合,统一活动与自主活动相结合,注重有质有量、多姿多彩、促进健康、愉悦身心(每学年还需根据季节的变化对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运动量作适当的调整)。
八、建立活动评价机制
为保证大课间活动的质量,让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持之以恒,促进全体师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学校将建立、健全大课间活动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由各年级蹲点行政人员组成专门的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小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查评比细则,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评比,每周公布,利用教师例会及时表彰,确保大课间活动保质保量地开展下去;
附:大课间活动每周行政检查记录表
室外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细则(满分100分)
班级 得分
序号 |
评分标准 |
标准分值 |
评分说明 |
实际得分 |
1 |
听到集合歌声,集队快静齐,下楼动作轻快有秩序。 |
5 |
根据检查酌情给分 |
|
2 |
班主任和定岗老师(雨天室内除外)及时到班组织学生活动 |
5 |
每缺一人扣2分 |
|
3 |
师生跑步进场步伐整齐,精神饱满。 |
10 |
根据检查酌情给分 |
|
4 |
班级游戏活动组织有序,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并随音乐的变化提升游戏活动的效果。 |
20 |
通过观察各班活动组织情况酌情给分 |
|
5 |
游戏活动中自备器材和各项准备工作充分。 |
5 |
根据检查酌情给分 |
|
6 |
游戏活动能按计划正常开展,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活动气氛好。 |
20 |
根据学生参与情况酌情给分 |
|
7 |
游戏活动运动负荷适中,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
10 |
通过观察活动情况酌情给分 |
|
8 |
体操操动作整体协调,舒展优美。退场迅速及时。 |
10 |
根据各班完成情况酌情给分 |
|
9 |
整个活动学生全员参与,有病假学生班主任作好记录。 |
5 |
出现无故不参加活动情况每个学生扣一分 |
|
10 |
班主任老师和定岗老师全过程参与管理,并能积极参与活动。 |
10 |
教师不参与游戏活动每人扣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