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科学组教研活动——三年内新教师汇报课评课

作者:唐思懿 时间:2024-05-15 点击数:

20231115日,科学组结合本学期的新教师汇报课:唐思懿《感受空气》,方一帆《我们来做“热气球”》,全员集中二楼会议室进行了评课活动。

沈老师:这是一节“感受课”,也是陪伴课,是师生一起渡过一段有意义时光的课。本节课的标题是《感受空气》,感受什么?有2个方面:(1)在活动中,学生有什么感受?(2)空气和水、和石块有什么相同的特征?让学生做,让学生看,让学生说感受、说发现,是基本要求,是本节课的底线。

彭老师: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这个目标不是新的目标,因为学生已经部分或全部知道这些内容,在这里是重新梳理,并加深印象。“空气总会充满各处”是体验性目标。学生会用嘴吹塑料袋,把空气装入装中,表明学生知道哪里有空气。本节课的上线是,尽量激发思维,让学生会提问,会质疑。师生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体验中,共同进步。

张老师:课堂主要分为两个活动环节。第一个:传递游戏,是重点内容,可以多传递一会儿。传递是方法,观察、发现物品的共同特征是目的。例如,第12次可以比赛哪一组传递得快。第3次,把物品传递出去,边传递边观察,两种物品有什么共同之处。如果有时间,可以问学生:在传递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出现问题?

杨老师:在“感受空气”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每人装一袋空气,掂一掂,摸一摸,压一压,再说说这袋空气有什么特征,以此来重新梳理对“空气特征”的认识,在学生使用打气筒时普遍都有困难,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充好气的气球。

王老师:本节课能够按照教参上的要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寻找共同特征。让学生做,让学生看,让学生说感受、说发现,是保底教育,是守住了教育的底线。

 

彭老师:在今天的《我们来做“热气球”》课程中,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理解了热空气上升的科学原理,并且通过动手制作热气球的活动,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体现了科学探究精神。

沈老师:本节课的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孩子们对于制作热气球的活动充满热情,积极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热气球的制作,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张老师: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展示、实物演示和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得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杨老师:课堂秩序井然有序,教师对课堂节奏把控得当,确保了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及时巡视指导,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同时,教师也很好地处理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保证了教学活动的连贯性。

王老师:从学生的作品和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并能够解释热气球飞行的原因。学生们在课后的反思中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显示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整体而言,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是积极的,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


 

2024515日,科学组结合本学期的新教师汇报课:唐思懿《导体和绝缘体》,方一帆《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全员集中二楼会议室进行了评课活动。

沈老师:本课由旧知导入,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彭老师本课围绕物体的导电性,教师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从学生前几节课接触过,已经非常熟悉的导线作为导入,启发学生关注生活中容易导电与不容易导电的材料,暴露学生前概念。

张老师:实验过程中通过猜测与假设、实验验证、讨论交流等环节,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这一科学结论。

杨老师: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使知识产生迁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浅层。最后,为学生讲解绝缘体在一定情况下可转变为导体,完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补充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老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层一层地把重点突破﹐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尝试让各组成员互相配合,大胆想象、实验﹐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课堂上气氛较活跃,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老师: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清晰地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件和原理。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图解,学生们能够自主发现太阳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认识太阳位置变化对影子长度及方向的影响。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光和影的基础知识。

老师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做得非常到位,确保了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确保了每个环节平稳过渡,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张老师:从学生的课后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独立观察到并记录物体影子的变化,能够简单地解释其科学原理。学生对影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得到了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杨老师:教师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图文结合、实物演示等,使得抽象的光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老师:本节课的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教师通过提问、小组合作实验及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交流,学生们在活动中自由表达观点,积极与同伴合作,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