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第三种力量
五(6)班 邹曹锐妈妈
与孩子的相遇,是一场令人心动的邂逅,更是一段双向的旅程。孩子在探索世界的同时,我们也是从头开始学做父母。这个过程,就像读一本好书,既是一段心灵的旅行,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当我第一眼看到《父母的格局》的作者照片时,内心便涌起一种深深的好感。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形象大气而精致。
一、格局养育
“格局”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内涵的词语。有格局的智慧型父母,他们见识多广,提早从“养”孩子的阶段脱身,进入“教”孩子自我学习的阶段。他们明白教育是要看个性的,所以要按孩子的实际状况来为孩子挑选“教”的内容和方式。他们会“预谋”好,并参与育和教的全过程。他们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会想办法在良好的互动中把父母的影响作用到孩子的选择中去。这样养育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自信、阳光的形象,会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因为他们了解家中的形式规则,明白与父母沟通才是护航自己选择的最有效途径。
二、第三种力量
第一种力量是亲情的力量,来自父母和原生家庭。第二种力量是知识的力量,来自老师和学校。第三种力量是除前两种之外,借助环境中任何的人、事、物的力量,来自家庭之外的高效能量圈,将亲情和知识有效转化成孩子内动力的一种推动作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常常被忽略。例如为孩子找一位精神楷模,用人照亮人;让睡前故事成为一束光,赋予孩子内心安全感;在孩子沉迷游戏时,放弃强压,疏导孩子自我觉醒等等。为人父母,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见不得孩子犯错”。只要孩子说错了一句,或者迈错了一步,做家长的立刻就开始矫正。其实,很多时候,让孩子与“错误”独处,孩子在错误里呆上一会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试错的好处,是让孩子的思维变得自主,他不仅要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做主,还要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通过试错,孩子会明白一个道理:每个错误都会让自己承受负面的代价。然后自我修正完善,最终变成一个强大、优秀的人。作为父母,我们要能够给予孩子的,就是我们的时间、耐心和理解。引导孩子合理“试错”,挖掘孩子的内在成长力,并相信孩子的自我抵抗与修复力量,他们才会茁壮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只有当变化发自孩子的内心深处时,父母和学校的的力量才会显现起良好的作用。这就是第三种力量的意义。
孩子的生命虽然是父母给的,但是他们更应该属于更广大的世界。所有美好、有价值、有灵魂的东西都该如此:由心而生,由内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