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频道 > 家长学校 > 家教启示 > 正文

五(9)班1月中队新闻——家庭教育读后感

作者: 时间:2025-01-03 点击数:

  读完这些内容,我一下就明白了,在培养孩子换位思考这件事上,家长的作用太关键了。

  先说营造家庭环境,这一点太重要了。以前没太细想,觉得孩子嘛,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现在才发现家庭氛围的点滴塑造对孩子的影响,那是润物细无声的。就拿开关门这点小事来说,要是家长能在孩子小的时候,每次都耐心地提醒一句“屋里有人呢,轻点关门哈,不然会吓着别人”,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就是在给孩子灌输要考虑他人感受的观念,孩子听多了、做多了慢慢就养成习惯,出门在外进进出出自然就会顾及旁人,不会毛毛躁躁弄出大动静。

  其次,抓住当下体验感受的时机也很重要。就像说的文具被弄坏,衣服被弄脏,孩子生气告状太正常了,咱到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也是帮孩子讨公道。但细细想来光这样做,孩子是不是就缺了点成长必需的东西 — 宽容。那位妈妈的做法,起初看着挺“狠心”,女儿打饭碗,她大声斥责,孩子得多委屈啊。可接着往下看就明白了她的苦心,她借着这事儿让女儿亲身感受不被原谅的难受,再联系到女儿对待同桌的事上,一点拨,女孩就懂了。这可比咱们平时干巴巴的跟孩子说要管用多了。以后我们教育孩子也得抓住这些时机。

  还有更有意思的家庭角色互换,让孩子当一天家长,管管家里的事儿,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体会家长的辛苦。家长呢,扮成孩子,听孩子“指挥”一下。我试过几回,孩子当家时手忙脚乱,还忍不住抱怨当家长太不容易了。从那以后他对我操持家务的辛苦就多了几分理解,也不再乱发脾气了指使我干这干那了。

  说到底孩子那些不懂事的毛病,很多时候是咱们引导不到位,要是家长能抓住这种机会,让孩子能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影响,慢慢就学会换位思考,变得招人喜欢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