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频道 > 家长学校 > 家教启示 > 正文

五(3)中队六月新闻——家庭教育读后感

作者: 时间:2023-06-02 点击数:

家庭教育,父母该如何上好这门“必修课”?

——《苏州市家庭教育家长读本》有感

五(3)班  徐言谦家长

孩子刚刚降临的时候,对他的未来是满怀着期待与憧憬,这个有由自己带到世界上的小生命出生时,我就为他构想了所有美好的可能,把他教育成勇敢睿智的男子,种种美好的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可是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欣喜和忧愁接踵而至,喜的是孩子愈发聪明健康,忧的是孩子顽皮任性。如何教育,这一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年级这一敏感期,对他的教育越来越感到乏力。《苏州市家庭教育家长读本》里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生动的案例教育帮助我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解决与孩子沟通之中出现的障碍,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用如获至宝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读完这本书,我既有共鸣也有惭愧,现就自己的一些感想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现场陪伴是最长情的爱,很多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在于父母缺少对孩子日常的陪伴,双方缺少沟通,矛盾就会产生。作为父母,我们应以自身为榜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让孩子的童年记忆中深深烙上父母陪伴的印象,让他建立健康的精神品格。

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学习好不是唯一的目标,过多的学习压力也许会让孩子“变形”。读本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家应该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发源地鼓励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热爱大自然,感受四季的美景,培养对生活的热情;鼓励孩子热爱运动,在挥洒汗水中体会生活的美好。最重要的应该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最让我觉得困难的就是心理方面的教育。孩子学习会有起伏,这往往是心理问题引起的。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快到青春期发育,生理发生变化,好奇心强,有时情绪不稳定,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激动,叛逆心理比较强。当孩子遇到问题,家长绝对要耐心沟通,不能再像儿童期那时一样对待,这对家长来说是个挑战。

二、父母应适当“狠狠心”。 父母希望孩子独立优秀,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大多数时候,父母做了孩子该做的事情,你做了,孩子就不做了。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狠下心”。在相信孩子有自立的能力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他是可以自立的。由于家里有两个孩子,我经常鼓励我的孩子自己坐公交车或走路上下学。在最初培养的时候,以过马路这样的小事抓起,陪孩子一定的次数,然后鼓励他自己过马路,如果孩子独立完成了,应及时表扬给予他信心。自立从自理开始。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自理,何以自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应该先让还在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关键是家长应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照顾好自己。

三、尊重与沟通“互惠互利”。以往孩子犯了错误,自己往往遏制不住内心的一阵“翻江倒海”,最终化为对孩子的涛涛怒火。总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骂了就骂了,最多到时候道歉检讨一下。但是长期以往,孩子对父母就失去了信任,不愿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也不利于对性格的培养。孩子到了高年级,有了思想变化,我们同孩子沟通需要学会尊重,尊重会让沟通更顺畅。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舍得花时间与孩子闲聊、共度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倾诉的快乐。有段时间我和孩子就出现沟通困难,孩子有事也不愿意主动跟我说。我内心非常着急,情绪就会容易失控。改变沟通方式也很重要,可以在洗脚的时候作为孩子的朋友来闲聊闲聊,或者出门旅游时适当的说起,千万不要以一种教训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学会互相尊重非常重要。

教育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的出现,犹如一盏明灯,给正在迷茫的家长们以正确的指导。让我们携手共勉,共享经验,为我们孩子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