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 正文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 时间:2023-09-01 点击数:

一、指导思想

秉承“四个一流”的办学目标和“志、善、勤、恒”的校训,大力弘扬“厚积薄发,追求卓越;探索发现,实践创造”的朱棣文精神,实施“启智教育”。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凝聚“和而不同”的教师行为文化;塑造“简约、开放”课堂,狠抓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苏州市“四有”好教师团队“三修教师自主发展体验营”的实施为抓手,打造学习型组织,建设骨干教师梯队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以苏州市课程基地“朱棣文精神引领下的启智课程建设”为平台建满足差异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主动发展;打造银杏少年发展银行”德育品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银杏少年发展银行”活动为抓手,加强常规管理,行为规范合格生率保持100%,学生违法犯罪率继续为零。

2. 深化扁平化管理特色,以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从制度、文化两个方面发挥学校中间组织的作用,提高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以课程研修中心为平台,做好“十四五”课题《朱棣文形象引领的故事学习行动研究》深入研究及中期评估工作,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4.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行作业改革,塑造“简约、开放”课堂。

5.“三修教师自主发展体验营”这一苏州市“四有”好教师团队的实施为抓手,打造学习型组织,建设骨干教师梯队

6. 实施青蓝工程。提升新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把握学科与教学的能力。

7.“以朱棣文精神引领下的启智课程”建设为抓手,继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基于学生需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系统规划、积极实施。

8.以校本科技课程的实施为抓手,与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普及和优化双管齐下,继续深化科技特色教育。

9.落实双减政策,抓好课后延时服务。

三、工作重点

(一)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1.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水平

1)扎实班主任德育培训继续开展案例学习、情景问答沙龙等活动,不断提高班主任业务素养做好太仓市班主任论坛参赛准备。开展青年班主任提升工程培训,主要围绕“日常管理”“学生评优评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请优秀班主任进行培训,V校奖励与学生评优评先挂钩的一些做法进行经验介绍等等。继续规范班主任工作手册的书写,把每一项内容列出具体要求,形成文件,让老师们有相应的参照。规范网上传中队新闻格式不再个别提醒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V校班牌要不断提高使用率,展现班级文化特色。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要求各班结合自身文化特色进行班级环境布置,在此基础上择优参加市级比赛。

3)继续组织好校心理、班会、队会、晨会的评比活动,以赛代练,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

4)开展心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建设,每月安排活动,发挥好辐射带头作用。

2. 抓好德育活动基地建设,提高活动质量

继续开展每个班级轮流主持的升旗仪式,通过仪式感的营造,对全体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晨会课的质量。继续强化检查监督,德育处分工,每人负责1-2个年级段,进行抽查。另外,班会课围绕就餐、行路、礼仪主题进行,细化常规指导,落实到细节中。学校还将继续进行每周听班会随堂课的活动。及时沟通反馈,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班会课的质量。继续用好红领巾广播开展《你早,小银杏》活动,为爱唱歌的小朋友提供展示金嗓子的平台;利用红领巾广播,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活动,为爱讲故事的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上好联合晨会,主题是:你好,红领巾!将广播主持任务交到班级选拔的小主人手中,培养学生朗诵、表达、撰稿的能力。用好校级12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红领巾寻访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让班主任挑选班级里表现优秀的孩子,与大队委一起进行寻访活动V校积分兑换柜里设置红领巾寻访的牌子,供小朋友们兑换。继续开展好每月一次的朱棣文少年说活动,全面展示孩子们的才华,同时做好微推宣传工作。

3. 抓好文明礼仪教育,促进知行合一

继续实施银杏少年发展银行”活动。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毎月狠抓一个习惯养成,做到逐个突破。班主任根据学校布置的行为要求加强教育和督促,并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促使学生在礼仪、卫生、早读、候课、就餐、出操列队、课间及放学等行为习惯方面不断进步。每周的红领巾值周岗,由当周的升旗手和护旗手共四名同学值班,要求值周岗的同学做到按时到岗、礼仪规范。加强就餐检查员的培训管理,保证标准统一,做到更加公平合理。每月每班继续按照条件评选出若干名朱棣文之星(自理、自立、自信、自律、自学、礼仪、就餐等),在升旗仪式上颁发奖状,佩戴奖章。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不断进步。进一步实施V校评价系统,和朱棣文精神引领下的“启智”课程评价相结合,促进课程基地实施过程的完善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4. 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家校合力

用好家长资源,让热衷教育、有能力、有特长并关心学生成长的家长、社会人士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行列。改选“美美与共”校级家长委员会,开展至少2次会议。继续开展融创家长讲堂活动。每班每月邀请家长进行自主选材,在晨会课或班会课进行授课,并做好资料保存、新闻发布等工作。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活动。1、3、5年级进行家长半日活动,2、4、6年级召开线下家长会。1-6年级均组织一次线上家长会。各班继续开展“家校社共建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学习,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5. 围绕节日纪念日,提升学生素养

利用好每节假日、重大纪念日,做好主题宣传活动。利用9月教师节、10月重阳节进行感恩教育:利用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用好一米菜园”这一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开展一年一度的民俗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好10月少代会、三歌比赛、班级文化建设评比,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舞台。

6.加强安全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治意识

要求正副班主任晨会围绕“苏州教育安全平台”主题进行授课、邀请法副校长杨婧律师对师生开展各一次的法制讲座。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开展“八五普法”专题活动、“民法典”宣传活动、“宪法小卫士”专题竞赛、12月4日“宪法日”主题活动邀请张炜炜警官进行开学安全第一课授课、开展每学期4次逃生演练、组织开展少年警校主题活动、“11·9”消防日主题活动,开展与边检站的签约仪式。依托本学期的苏州市“青骄第二课堂”禁毒专题活动这一主题,结合我校红领巾寻访或少年警校的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太仓市禁毒教育基地,开展禁毒主题的安全实践活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开学初做好一年级学生心理建档。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摸排,将心理波动学生进行建档,并安排社工、心理老师跟踪辅导。继续使用心理机器人对学生进行个辅,让机器人漂流进班级,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挥好驻校社工的服务功能,开展团辅、讲座、拓展等心理相关活动。组织备课组进行观课磨课活动,安排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团辅课,并设置两周或一个月一个主题,根据上课情况,做成系列活动,并进行公众号推送。

多管齐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营造读书氛围,滋养教师

继续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围绕暑期阅读书籍《大概念教学》,按照上学期制定的读书活动计划,举行教研组内的交流、研讨活动,把读书活动落到实处。提倡教师阅读其他专业书籍和文史哲、科学类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成为内涵丰富的“人师”。继续开展每月随笔评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力和写作素养。

2.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提升教师

1)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朱棣文形象引领的故事学习行动研究》。

课程研修中心全体成员完成24个课程内容的教材编写,要求注意辨别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定位,按“广角镜”“说书台”“世态图”“话真我”“筑梦港”“微行动”6个板块编写教材。邀请王一军教授指导课题书稿,并审阅8个进课堂的校本教材。另外,在书稿第五、第六章的基础上,建构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型、要素与模式),研制课堂观察量表。10月:完成8个教材的课程方案和课件制作,改进课堂观察量表,出版教材。11月-12月:朱棣文课程进课堂(课题课展示,填写课堂观察量表,撰写分析报告)。    1月:完成剩下的16个教材的课程方案(寒假中完成配套PPT),进一步修改书稿,撰写课题论文。

2)4个在研课题迎接中期汇报

江苏省规划课题《朱棣文形象引领的故事学习行动研究》、苏州市规划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主题课堂教学》、太仓市规划课题《基于任务单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模式研究》、《Scratch游戏与数学融合的学习模式研究》,这4个课题,将在下学期迎来中期汇报,汇报所需材料包括研究报告、中期评估书、汇报PPT、研究论文,以及有代表性的、相关度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如观察量表、教学设计、活动案例、课程资源等。

3)2个在研课题做好结题工作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下的子课题《系统构建家校一体育人机制的实践研究》计划于2023年12月结题,太仓市“十四五”微型课题《基于文体特征的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计划于2023年9月结题。这2个课题的主持人将撰写好结题报告,整理好过程性成果资料,完善好课题网站的资料,力争交上一份满意的课题结题材料。

4)1个课题有序开展研究工作

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大观念教学组元研究》,将聚焦理论学习、立足实践研究、规范《课题研究记录表》填写,从而推进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

5)校本教科研组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为《朱棣文形象引领的跨学科故事学习评价研究》。“跨学科”一般是指属于、关于或涉及两门或多门学科的,跨学科的目的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跨学科故事学习”是指由充分利用故事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开发故事内涵和价值,并积极衍生出其中的教育主题,整合跨学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跨学科故事学习中陶冶精神、提升智慧、促进发展。朱棣文形象引领的跨学科故事学习评价研究,充分利用朱棣文形象这一校本教育资源,整合跨学科课程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发展目标的最优化。在此基础上探索跨学科故事学习课堂评价方式,形成教学评价标准。

3.开展分培训,发展教师

一是根据年初制定的继续教育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包括业务素养、学科素养、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二是做好骨干教师队伍的预判和建设工作。结合实践体验课程中的观课议课,继续开展校级骨干教师申报展示课,实时掌握骨干教师发展动态以及完成对应考核任务。本学期进行新一届骨干教师的命名仪式,吸纳更多有能力、有发展需求的教师加入骨干教师队伍。摸底下半年调入教师以及全校教师的骨干意向,并填写骨干意向申请表,做好备案工作,帮助有需要的教师提供适当的平台与机会。

三是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开展新入职教师过关课以及新调入教师见面课等,协助教师快速融入朱棣文大家庭。继续开展三年内职初教师系列培训,每月一次集中培训,内容涵盖师德、通识和专业知识等。

四是着力开展“三修”教师自主成长合作营辐射活动“四有”好教师团队项目将于2023年末开展汇报工作。本学期,继续按照项目方案设计要求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落实“修智”系列课程。开展青年教师启智项目组活动;为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落实立智工作坊活动;按照个人发展需求,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除此以外,结合师德培训、观师德电影等开展修德系列课程,最终做好以“修业”为核心的教师成长档案整理。

(四)减负增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加大校内综合督导力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调控

进一步规范校内综合调研,提高每一次调研的效果。对班级的整体风貌、行为习惯、堂课质量、教师认真水平等进行集中调研。加大对家长意见反映比较大的班级及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调研,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认真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效益。每月开展七认真检查(第一个月备课组互查,相互学习,最后一个月互查,寻找差距与根源。期中、期末普查不变)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行政每月听课并能做及时反馈。

2.加大减负工作力度,积极贯彻国家双减要求

严格控制作业量,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坚持“每作必批”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开展作业研究,做到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和拓宽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研究分层作业、单元整体作业以及探究性作业设计,纳入学校资源库。本学期,将继续根据年级特点,量化作业要求,期初为每个备课组发好印刷券,全面控制作业量。

3.加强课程基地项目研究,塑造“简约开放”的学习导向型课堂

迎接《朱棣文精神引领下的“启智”课程建设》这一苏州市课程建设基地的检查调研,本学期将开展“朱棣文故事”引领的学科教学研究。落实课程基地研究,探索全面、个性的评价体系。继续实施银杏少年发展银行根据已有的四个大类、16个分类、58个条目的评价体系开展相应的评价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4.以教育集团为抓手,进行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教育集团由朱棣文小学、城厢镇第四小学、新湖小学、镇洋小学组成,朱棣文小学为盟主学校。力求继承和发展各校原有的办学积淀和精华,加强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领域的研究,促进各校课程开发和实施水平及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努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按计划开展英语阅读课程研究,制定课程框架、编写阅读课程纲要,各校分工合作完成各年级阅读教材的编写和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按计划进行集团内职初教师培训以及名师发展共同体活动。

    5.以智慧校园创建为抓手,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做好STEM86平台推进建设,开展编程类课程授课。克服办学条件限制,积极申报智慧教育样板校。注重安全防范,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做好硬件保证、教师培训以及过程性管理,积极推进“太仓教育数字化平台”全面应用。利用智慧阅卷、学习图谱等手段,加强精准化教学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把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质量的水平。

    (五)丰富课程,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开发各类校本课程,培养个性鲜明的学生。

本学期,为落实好国家“双减”政策,认真谋划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和时间,适时做好延时服务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将时间分为两段:一是完成作业时间,二是活动时间。活动时间落实“启智”课程。结合本校的传统以及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要,规划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课程。分为:影视欣赏、体育活动及游戏、阅读、科学等内容。

    2. 强化科技特色课程。

  (1)继续天文特色的打造

    进一步做大做强学校的天文特色,普及和优化并重。继续在四年级中进行天文知识教育,继续办好天文爱好者兴趣小组,观察天象,培养学生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了丰富学校天文活动形式,打造天文互动品牌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本学期,学校将结合天文实践活动以及航空航天主题开展“筑梦浩瀚天空,放飞科技梦想”校园科技节。分年级开展纸飞机掷远比赛、航天梦主题绘画、古诗词中的天文小报设计赛、星际穿越模型制作赛、纸飞机留空时间赛、天文知识竞赛、中秋赏月天文观测、天文摄影比赛、浩瀚星空,笔尖筑梦——科幻写作赛等主题竞赛活动。通过多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将科学知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用热爱与想象去谱写属于他们的航天梦想

   (2)进行科技课程研究

    落实知识与兴趣拓展课程、探究课程和环境熏陶课程,组织学生学习必看的科技类书籍以及科技类影视作品,组织相应的后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讲座、参观科技场所,分期中和期末两次对每个孩子的参与情况进行考核。继续开展家庭实验室活动,期末进行好家庭的评比。

    3.强化阅读课程。

   突出阅读项目,彰显特色。继续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引导学生共读一本好书,交流读书心得;进一步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交流;继续背诵经典诗文,鼓励师生坚持写生活随笔或教育随笔。加大新苗文学社的培养力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并组织学生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按年级落实推普周活动的同时,抓好太仓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4.强化体卫艺工作。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加强对疫情工作的统一领导,全盘掌控。加强体育课外活动,积极倡导“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回家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进一步加强体训队工作。精心组织好学校冬季三项运动会,全市中小学生体育类各项比赛要精心备战、及早训练。以课外文体活动 “2+1”工程为抓手,推进学校体艺工作的开展。

    最后,希望全体教师带着明确的目标,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